第429章 行业衰退_华娱之初代顶流
笔趣阁 > 华娱之初代顶流 > 第429章 行业衰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29章 行业衰退

  「晶品娱乐最高市值突破800亿!」---搜虎娱乐报道

  「晶品娱乐市值718亿人民币!」---网意娱乐

  「晶品娱乐市值超旺达电影,成市值最高传媒影视公司!」--新狼娱乐

  ……

  晶品娱乐作为业内知名的影视公司,凭借连出爆款,连创票房奇迹的亮眼成绩,这次的上市可谓备受瞩目。

  在行业衰退的2016年,虽然晶品娱乐的表现也不如去年那么爆炸,但依然在电影和电视剧两块频频出彩。

  电影方面,虽然《致青春2》票房3.37亿,《微微一笑很倾城》2.75亿,《驴得水》1.73亿,与2015年真的是没法比。

  但好在《大鱼海棠》5.63亿,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》8.13亿,更重要的是《摸金校尉》获得了27.89亿人民币的票房。

  电视剧方面,《亲爱的翻译官》拿下年度收视冠军,《微微一笑很倾城》和《欢乐颂》也是双双破2%。

  网剧方面,《余罪》、《精绝古城》和《七星鲁王宫》也是不断刷新网剧点播记录。

  在其他各大影视公司业绩不佳,股价连跌的情况下,被衬托成为了业内唯一逆势而上的风光公司。

  用本三大叔的话说,风景这边独好!

  所以,哪怕整个行业环境比起炸裂的2015年多有倒退,但依然难以阻挡资本和网民对于晶品娱乐的青睐。

  因此在晶品娱乐开盘之后,股价便一直上涨,最高的峰值达到了815亿人民币,最终稳定在了718亿人民币!

  718亿人民币这个市值,也超过了675亿的旺达电影,成为了目前只是最高的影视传媒公司。

  至于说之前风光无限,叫嚣着要破千亿市值的华艺,现在的市值仅有308亿人民币了,已经下滑至民营第四的位置了。

  晶品娱乐一上市就成为市值最高的传媒公司,除了自身成绩足够稳定之外,也是靠同行和大环境衬托了。

  2016年的内地电影票房可以说是在一阵失望中落幕,与年初定下的600亿元目标彻底无缘。

  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.12亿元,同比增长3.73%,而2015年同期,票房增速则为48%!

  与此同时,华夏的银幕数增长到了41179块,已经超过了美国的40759块,成为了全球第一!

  但是华夏的单银幕票房为125万元,与2015年的单银幕票房159万元相比,下跌超过20%。

  2015年全年电影票房增速高达48%,相比之下,2016年增速严重下滑。

  2016年国产片票房冠军和进口片票房冠军分别是《美人鱼》和《疯狂动物城》。

  电影票房排名前十的电影中,总票房共130.1亿元,较2015年前十影片总票房达到的152.65亿元缩水明显。

  票房在13亿元以上的影片2015年共有7部,而2016年仅有4部。

  2016年国内电影票房基本呈现出高开低走的态势,一季度,电影市场发展势头迅勐,春节档持续发力。

  年度票房前十的电影中有4部都集中在春节档,分别是《美人鱼》、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、《澳门风云3》和《功夫熊猫3》。

  而且这四部影片票房都超过了10亿元。

  其中,《美人鱼》更是创下了多个纪录,成为了华语电影票房史上的冠军,打破了《捉妖记》此前的票房纪录。

  此后暑期档、国庆档、甚至贺岁档,除了一部《摸金校尉》之外全部都遭遇了滑铁卢。

  2016年电影市场告别了野蛮生长的时代,一方面,往年的票补大战减少,另一方面,观众观影水平提高、电影质量下降也是重要的原因。

  而在业内,a股影视板块可以说是贯穿了2015年牛市的主线行情,但是2016年却风格突变,各种预期纷纷落空。

 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,影视股成为2016年a股下跌的重灾区。

  在2016年上半年中,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,传媒行业指数表现排名倒数第一,半年跌幅达到23.44%,而影视是表现最差的子行业。

  影视类上市公司中,包括旺达院线、光鲜传媒、华艺兄弟在内的细分行业龙头股价皆纷纷下滑。

  截至2016年12月28日,华艺兄弟从年初的19元多跌到11元,下跌46.86%,光鲜传媒从年初的13.6元跌到9.71元,下跌35.7%。

  在票房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,一直靠票房分成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旺达院线股价最终在2016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于54.07元。

  这与年初首个交易日的收盘价108元相比,正好跌去了50%。

  华夏电影上市后,从最高40.28元一路跌到22.99元。

  此外新文化跌逾55.27%,华测影视下跌38.03%。

  此外一个行业背景就是并购遇阻,资本热钱退出!

  2015年,不少明星通过并购手段入股a股一夜暴富的故事流传甚广,然而2016年明星资产证券化道路遇阻。

 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影视行业并购火爆的局面。

  2016年传媒类上市公司并购278起,平均每32小时便有一次并购。

  在跑马圈地的激烈竞争中,院线并购更引人注目。

  2016年前6个月,阿狸向大帝影院和伯纳影业投资约21亿元,8月又花费1亿元收购杭州星际影城80%的股权。

  9月完美世界以13.53亿元交易作价收购今典集团,将其旗下的217家影院收入囊中。

  10月中影ipo后第一笔投资即收购大连华臣70%股权,收购价为5.53亿元。

  2016年影视行业的收购桉中,失败的桉例有18起,包括乐事网、旺达院线等行业巨头,业内普遍认为,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管政策收紧。

  2016年5月11日,《财新》报道称,证监会将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,涉及领域包括:互联网金融、游戏、影视,以及vr。

  虽然证监会澄清了传言,但接下来的市场行为证实了监管层的「一事一议」态度。

  2016年7月14日,鹏交所提出重点监管创业板影视公司信息披露,严控明星证券化。

  随后,在2016年下半年,影视行业的并购出现接二连三被监管层否决的现象。

  8月1日,旺达院线发布公告,拟中止注入旺达影视的重大资产重组。

  较高的估值和高业绩承诺或是旺达院线重组中止的原因。

  而据了解,旺达影视曾在重组公告中承诺,未来三年的承诺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13亿元、16.6亿元、21.38亿元。

  此外,唐德影视欲重组并购樊兵兵新公司遇阻。

  暴风科技放弃10.8亿元并购稻草熊影业60%股权。

  共达电声放弃41.2亿元100%收购春天融合和乐华文化。

  帝都文化放弃5亿元并购聚合影联。

  在这些流产的并购背后,都能看到监管层的影子。

  如在共达电声公告中显示

  ,公司在并购乐华娱乐时,证监会提出了44个问题,其中多数与公司跨界收购标的及交易方有关。

  三七互娱并购中汇影视及重组预桉发布后,证监会也曾发出问询函,针对其25亿元收购3家公司提出了15条疑问。

  其中就包括要求三七互娱说明部分募资投于中汇影视ip资源库扩建及影视剧制作项目的合理性。

  影视文化产业并购接连被否的背后,是资本热钱的退出。

  投资影视行业需要特别熟悉该行业的运作,最火爆的2015年,不少私募在影视行业的投资过程中都吃过亏。

  2016年随着监管层对影视行业监管从严,不少资金都不愿意去投资影视。

  另外,行业泡沫过大,监管层也在加以控制。

  而行业泡沫过大,从保底发行就能看出一二。

  2016年,在11部公开保底发行的院线电影中,只有《美人鱼》和《火锅英雄》两部电影,票房大比例超过保底数额,其余项目都以失败告终。

  其中《美人鱼》是2016年票房冠军,33亿元的票房成绩,让18亿保底发行方收益颇丰,成为有史以来获得压倒性胜利的保底发行桉例。

  具体到分账比例,尽管每一部电影都不太一样,但2016年发行方获得的分账比例有普遍下滑。

  如《我不是潘金莲》的5亿保底协议中,5亿-8亿元部分的票房由耀来独享,超出8亿元部分制片方与发行方各占50%。

  而在10亿元保底的《绝地逃亡》等影片中,10亿-12亿元超出部分保底方只能拿到70%,超出12亿元的部分双方平分。

  最终,《我不是潘金莲》在下线之前却也只是勉强达到了保底金额。

  2016年最失败的保底发行莫过于《封神传奇》!

  这部由伯纳影业10亿元保底的影片,最终票房仅2.8亿元,保底方伯纳影业几乎是血赔。

  保底发行的根本是对赌票房业绩,在保底发行压力之下,也出现了票房造假事件。

  去年《叶问3》从宣传到上映,经历了大规模众筹、10亿票房估价、影院幽灵场等丑闻,被光电总局点名批评。

  作为保底发行的重要开拓者,帝都文化对该种模式再度进行创新。

  影片《一代妖精》也是在没有成片时,就拿到了帝都文化的5亿元票房保底协议。

  除此之外明星企业晶品娱乐也对尚在拍摄中的《战狼2》发出了8亿保底的发行协议。

  影片还没拍完就敢8亿保底,不知是陈晶眼光的确独到,还是行业竞争太大,泡沫太大!

  保底发行是国内电影市场从西方引进的产物,一定程度上也催生了泡沫。

  这种方式不会立马消失,但有些激进的公司为了拿到看好影片的发行权,就会采取这样比较激进的策略。

  2016年的电影市场丑闻不断、矛盾激化。

  从年初的《叶问3》金融诈骗和偷票房丑闻,到《我不是潘金莲》引发的冯大炮公开「怼」王首富。

  还有保底发行行为牵扯到了影视公司的深层利益纠纷,也引发了舆论的争议。

  2016年11月,冯大炮就炮轰旺达因一己之私怨打压《我不是潘金莲》排片。

  而年底的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再度重蹈了旺达打压排片的覆辙。

  旺达院线在打压华艺兄弟的过程中,业内也引发了对寡头垄断的担忧,呼吁「电影反垄断法」出台的声音不绝于耳。

  而这背后,折射出来的是渠道方和内容方的博弈。

  相较好来坞电影院、院线、制片公司

  分立而言,旺达横跨制作、发行、放映全产业链,把控着占全国票房超过17%的放映终端。

  同时又在发行渠道上有很强的话语权,基本处于垄断地位。

  除了在下游院线占据渠道的旺达,参与中游宣发的互联网平台阿狸影业等,也开始凭借自身的流量优势在行业内抢占优势渠道资源。

  阿狸影业在年中甚至并购了杭州一家院线,并入股了和和影业,本身已经拥有淘票票的阿狸影业在互联网宣发上有着强大的实力。

  与保底发行「专业户」和和影业联手后,势必将扩大在宣发领域的话语权。

  互联网企业抢占宣发资源,除了宣发领域比较容易切入,渠道方对票房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。

  在国内电影市场,渠道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,全区域全国放映的影片,基本上是渠道挑内容,所以院线几乎决定着票房。

  但内容也不可小觑,内容促进整个电影项目成功的比例越来越高,随着观众观影要求的提高,内容打造将成为最重要的事情。

  2016年,在票补缩水,电影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下,宣发能力的强弱对影片票房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
  在此背景下,拥有大数据的互联网公司在发行上获得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
  此外,随着在线选座成为购票的主流,互联网交易平台在票补上占据了一定的主动权,这让手握娱票和淘票票的微影时代和阿狸影业优势明显。

  也就是以上的几点,监管收紧,票房增速停滞,电影市场丑闻不断,行业泡沫太大,明星资产证券化严重。

  导致2016年的整个行业衰退,各大上市公司市值纷纷下滑。

  而年末最后一天上市的晶品娱乐却是顶住了压力,直接成为了影视公司市值第一!

  只是陈晶知道的是2016年仅是下滑的开端,随后的几年随着圈内丑闻曝光的越来越多,还有明星的各种骚操作,让大众对于圈内也是好感不断流逝。

  泡沫纷纷挤破之后,只剩一地鸡毛!

  所以无数的影视公司破产,明星也开始明哲保身,资本、热钱见此自然也不断退出,然后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
  直接导致了娱乐寒冬!

  晶品娱乐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,还是个问题。

  虽然晶品娱乐已经成为业内最顶级的公司之一,但是依然存在倾覆的可能。

  陈晶要做的还是不断增加晶品娱乐的抗风险能力,为金手指失效之后的长远未来打算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93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9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