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 那可都是您的钱——您的钱_我的父亲是嘉靖
笔趣阁 > 我的父亲是嘉靖 > 第150章 那可都是您的钱——您的钱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50章 那可都是您的钱——您的钱

  二龙相见,天下大吉!

  一个神棍说了八个字,直接破除了二龙不能相见的诅咒!

  有时候,神棍顶大用啊!

  蓝道行说完这话,又开始口吐白沫,浑身抽搐。这回他还整了个新活,他像一条蛆一样在地上蠕动了一会儿。

  朱载圳看到这一幕,心中暗笑:蓝神仙......真是个神仙!

  一柱香功夫后,蓝道行才恢复了正常。

  嘉靖帝嘴里喃喃着:“二龙相见,天下大吉......李芳!”

  李芳进得朝天观三清殿中:“皇上,有何吩咐?”

  嘉靖帝道:“命内阁拟旨,恢复朱载圳亲王爵位。去川留景。”

  朱载圳正要开口。嘉靖帝直接一挥袍袖打断了他:“圳儿,不要再推脱了!等朕封你为太子的时候再搞三请三让的那套礼节吧!”

  嘉靖帝竟然当着蓝道行、李芳的面,说出了要封朱载圳为太子的想法!

  朱载圳这一回不能再推脱了。再推脱就是不给自己亲爹面子。

  朱载圳伏地叩首:“谢父皇隆恩。”

  景川王再次成为了景王。

  嘉靖帝道:“这是在朝天观,咱父子自家的地方,不是奉天殿!父子之间何须客套?

  再说了,就凭你平定东南倭患这一桩大功,册封太子都不为过,何况恢复亲王位?”

  嘉靖帝第二次提及了封太子的事。

  从朝天观出来,月亮已经挂在了柳梢头。

  嘉靖帝抬头看着一轮明月:“青天有月来几时,我今停杯一问之。圳儿,为了‘二龙相见,天下大吉’的仙谕,今夜咱们父子得喝几杯。”

  明代道家并不禁酒。相传纯阳子吕洞宾就是个酒懵子。

  朱载圳道:“父皇,那您先回永寿宫。我去御膳房给您做几样下酒菜。”

  朱载圳进了御膳房。不知为何,他脑子里想的不是二龙相见的事,而是鞑靼遣使的事。

  做完给嘉靖帝的下酒菜,他自己都懵了:烩羊肉、炒羊肉片、红烧羊肉、闷羊肉。

  全是羊肉。

  厨头刘老西儿小心翼翼的说:“王爷,今晚这顿御膳,会不会太膻气了?”

  朱载圳道:“呃,古人云,羊肉就酒,越喝越有。就这样吧。”

  朱载圳回到永寿宫,太监们将四个羊肉硬菜摆上了桌。

  嘉靖帝是多聪明的人,他看了看四个菜,说:“今日在值房,你跟官员们议过鞑靼的事?”

  嘉靖帝虽不参与内阁值房议事,但他的代理人——司礼监掌印李芳却是他放在值房的眼睛和耳朵。

  每回值房议事结束,李芳总要事无巨细,将臣子们说过的每一句重要的话都禀告嘉靖帝。

  这里不得不说,李芳能做到司礼监掌印,脑子确实好使,跟后世的录音机似的。

  朱载圳点点头:“是,父皇。儿臣猜测鞑靼这次派使者来,是敲咱们大明的竹杠。

  父皇,儿臣说句不中听的话。所谓的通贡互市,咱们大明每年都要送给鞑靼价值一百八十万两的货物。

  他们还想怎么样?”

  嘉靖帝忽然问了一句:“庚戌年你多大?”朱载圳一愣,随后答道:“十三岁。”

  嘉靖帝道:“那时候你还小,没上过城楼。没见过那场仗的惨烈。”

  朱载圳从嘉靖帝的话音中,听出了避战之意。

  朱载圳亦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:“父皇,这红焖羊肉,以草原大尾羊的肉质最好。

  可惜,御膳房只能找到山东贡上来的鲁南山羊肉。”

  嘉靖帝叹了声:“圳儿。你记住,朕不能拿大明的国祚冒险,打一场没有把握的仗!

  不就是花点钱嘛?你在东南不是跟胡宗宪说过这样一句话嘛?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。

  大明跟鞑靼......还是花钱买平安吧。不能轻开战端。”

  朱载圳听到这话汗毛倒竖!嘉靖帝说走嘴了!

  朱载圳当时在巡抚衙门书房,跟胡宗宪、唐顺之、戚继光、俞大猷议事时说的这句话。

  这四个人,应该不会把交谈的内容上禀嘉靖帝。

  这说明,在书房中议事时,有一个嘉靖帝的耳目,不知道躲在哪个阴暗的小角落里偷听!

  也就是说,嘉靖帝当时派了人监视他!

  嘉靖帝自知失言,立马找补:“朕当时派了人在暗处保护你。无意间听到这句话。”

  保护,有时候是监视的另一种说辞。

  朱载圳没有纠缠这件事:“父皇,可是咱大明的钱——您的钱,不是大水里冲上来的,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。”

  这几句话说到了嘉靖帝的心坎上。在嘉靖帝看来,天下之财皆是他的私财。

  嘉靖帝语塞,嘴里的羊肉顿时不香了。

  朱载圳继续说道:“父皇。一年一百八十万两,十年就是一千八百万两,二十年呢?三十年呢?

  要是他们说翻倍,大明同意。大明今后要给鞑靼人多少财帛?

  这些可都是您的钱啊!您的钱!”

  最后三个字,朱载圳是咬牙切齿说的。

  嘉靖帝有些踟蹰:“如果我们拒绝了鞑靼,他们再次兴兵入寇呢?”

  朱载圳分析道:“父皇,庚戌之变时,鞑靼从大同长驱直入,打到京城,是因为乱臣贼子仇鸾故意纵敌入境。且当时三大营战力不强。

  这几年,您任用杨老部堂整军经武,编练三大营。三大营已经今非昔比了!

  如今武将之中没有仇鸾那样的大奸大恶之徒。大明定能御寇于国门之外。”

  嘉靖帝放下了碗筷,陷入了沉思,与其说是沉思,不如说是纠结。

  第二天一大早,朱载圳去了一趟皇家报社,找到了申时行。

  朱载圳将一份稿子交给了申时行。申时行看了看,只见标题是《庚戌保卫战中的武举子,少年英雄戚继光》。

  朱载圳吩咐他道:“这件十二年前的旧事,要放在这一期《大明时报》的头版发。”

  申时行道:“王爷,这一期的头版,是您恢复亲王爵位的消息啊。这桩旧闻似乎没有您恢复亲王爵位的消息重要。”

  朱载圳道:“按我说的,放头版吧。”

  朱载圳这是在为与鞑靼开战做舆论准备。

  真正到了刀兵相见的那天,《大明时报》的新闻标题他都想好了——《勿谓言之不预也》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93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9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