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得到军阵大师一枚_我的父亲是嘉靖
笔趣阁 > 我的父亲是嘉靖 > 第21章 得到军阵大师一枚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1章 得到军阵大师一枚

  朱栽圳要用唐顺之,这让严嵩的干儿子,侍郎魏谦吉有些不解。

  “王爷要抬举唐顺之那个老家伙?请恕下官直言。那老家伙不会说话,不会做事。简直就是个愚蠢透顶的傻瓜啊!

  如果臣没记错,他是嘉靖八年的会试第一,殿试二甲头名。

  像这样的出身,为官三十年,但凡有点脑子,不说入阁吧。至少也能混个六部的侍郎,地方上的巡抚、布政使。

  可他到现在还是个不长进的六品主事!足见这老头蠢得像头猪。

  臣建议,王爷还是别用这样的蠢货了。”

  朱栽圳瞪了魏谦吉一眼:“不会阿谀奉承在你眼里就是不会说话。不行贿纳贿在你眼里就是不会做事。对吧?

  我告诉你,唐顺之强你千倍万倍!”

  杨博接话:“王爷说的是。朝廷的官员分为三种。会做事也会做官的,不会做事只会做官的,只会做事不会做官的。”

  朱栽圳笑道:“你杨老部堂属于第一种。唐顺之属于第三种。对吧。”

  杨博拱手:“王爷过誉了。”转头他吩咐一名亲兵百户:“去职方司,把唐顺之叫到这里来。”

  朱栽圳却一挥手:“且慢!”

  魏谦吉松了一口气:“王爷改主意了?”

  朱栽圳没有搭理魏谦吉。他对杨博说:“我今日来兵部,是来请神的!唐顺之就是那尊大神!

  既然要请神,自然要诚心,我要亲自到职方司去请他。”

  魏谦吉惊讶:“啊?王爷亲自去职方司请那老家伙。也太抬举他了!”

  朱栽圳没有说话,杨博和魏谦吉引路,带着他走向职方司。

  朱栽圳边走边想:兵部分为武选司、车驾司、武库司、职方司。

  四司之中,以武选司的差事最肥。

  武选司掌握了天下武人的升迁、降职事。

  它的职责对应了一副后世的对联“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,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。不服不行。”

  武库司次之。官场有谚曰“武库武库,又闲又富。”

  车驾司再次之。它掌管天下的驿站、军马,能够闪转腾挪的地方太多了。

  以上三个司,都是油水衙门。唯有职方司,是个人人都不爱去的清水衙门。

  职方司类似于后世的参谋部。只管着制定作战方案、堪舆地图。

  外镇的武将按照职方司制定的方案打仗,打了胜仗,功劳都是武将的。

  打了败仗,武将要追责,职方司要跟着受处分。

  这是一个既无油水,又要背黑锅,出力不讨好的部门。

  兵部那些失势的官员,都被塞进了职方司。

  唐顺之则不同,他是主动请求调到职方司的。因为他喜好军略。

  “王爷,到了!”杨博的话打断了朱栽圳的思绪。

  朱栽圳抬头一看,惊讶道:“这......这是职方司?”

  兵部后衙有前后八进共八个院子。眼前的这个院子小的可怜。院子的地上落满了枯叶,杂草丛生,一看就是许久没人打扫了。

  最出格的是,一只野兔领着两个兔宝宝,在朱栽圳面前一闪而过!

  堂堂大明兵部职方司,竟然荒凉到有野兔打了窝?

  朱栽圳转头问杨博:“职方司有一郎中,二员外郎,四主事,三十书吏。怎么这么冷清?”杨博解释:“臣惭愧。职方司的官员们,绝大部分都常年告病假。”

  朱栽圳道:“杨老部堂无需愧疚。底下的官员们就是这个风气,你可以革一个人的职,却不能革几十个人的职。你也是无可奈何啊。”

  朱栽圳如此通晓情理,这让杨博大为感动。

  朱栽圳来到了院子西厢房的门口,他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。

 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,正拿着一把铲子,在一个沙盘上忙碌着。

  历史、地理不分家。朱栽圳认出,那沙盘是浙、直两省的地形图!其中山川河道栩栩如生。

  这样巧夺天工的地形沙盘,即便放到现代也是极为精密的。

  老人正是唐顺之。他似乎是蹲麻了,放下铲子起身伸了个懒腰。

  随后他拍了拍手上的土,从袖中掏出一个布袋。布袋里装的是炒黄豆。他抓出两颗,扔在嘴里大嚼着。

  朱栽圳走了进去。唐顺之见到他先是一愣,怀疑自己眼花了。

  堂堂皇子,怎么可能来职方司这鸟不拉屎的地方?

  魏谦吉一声暴喝:“唐顺之你大胆,见到景川王为何不跪?”

  朱栽圳却怒斥魏谦吉:“魏侍郎,要不是看在你是严阁老的义子的份儿上,我早就大耳刮子抽你了!

  你就这么跟大明的军略奇才、军阵大师说话?”

  魏谦吉挨了骂,不敢再作声。他搞不懂朱栽圳为何对一个六品主事如此上心。

  唐顺之作势要给朱栽圳下跪,却被朱栽圳一把搀住:“唐先生,快快免礼。小王此番来是有求于你。”

  杨博和魏谦吉震惊了!景川王竟称呼一个主事为“先生”?还自称“小王”?

  要知道,先生是一个极为高贵的称呼。在大明,只有德高望重、才华横溢者才能被称呼为“先生”。

  唐顺之的确不怎么会说话。一般会来事儿的官员,此时应该说:“王爷抬举下官了。求字不敢当。尽管吩咐就是。”

  可唐顺之竟然说:“王爷有什么事儿求我,说吧。”

  朱栽圳道:“你应该知道,小王要去东南平倭。希望你能做小王的随员!”

  换做其他职方司主事,指定屁颠屁颠的一口答应下来。

  可是唐顺之却丝毫没有犹豫,直接说:“不成!”

  朱栽圳问:“为何?”

  唐顺之敷衍道:“我才疏学浅,担当不了如此重任。”

  怀才不遇的人,脾气一般都很古怪。唐顺之拒绝朱栽圳,自然有他的因由。朱栽圳清楚是什么因由。

  朱栽圳道:“唐先生满腹兵略、军阵。难道甘心一辈子蹲在这暗无天日的职方司里,埋没自己的才华?

  战场才是您这样的人建功立业的地方。

  再有,难道您忍心看到东南百姓遭受倭寇屠戮?”

  唐顺之道:“我四年前去过一趟东南,以职方司主事的名义为东南明军制定抗倭军略。

  可是,没人听我的!

  我已经心灰意冷了。我不想再去东南。且我建议王爷也不要去东南。”

  魏谦吉刚要开口骂唐顺之不识抬举。朱栽圳立马瞪了他一眼:“魏谦吉,你先回大堂去。”

  魏谦吉无奈,只得离开。

  朱栽圳指了指地上的浙直两省沙盘:“唐先生,你嘴上说不想再去东南,可你的心一直在东南!

  我告诉你,这回去东南,所有人都会听你的!因为你是我——大明景川王的心腹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93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9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