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章《凯歌》飘扬在东南的天空中_我的父亲是嘉靖
笔趣阁 > 我的父亲是嘉靖 > 第97章《凯歌》飘扬在东南的天空中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97章《凯歌》飘扬在东南的天空中

  三个月后,嘉靖四十年,冬。

  距离朱栽圳所立军令状的一年之期,还剩一个半月的光阴。

  南直隶,射阳县境内。

  八百多名倭寇被俞大猷、瓦氏夫人率领的一千五百戚家军、一千狼兵包围了起来。

 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,南直隶境内的戚家军化整为零,以一个火铳团、一个步卒营外加五百狼兵为基础作战单位,在南直隶各处痛剿倭寇!

  没错,抗倭已经变成了剿倭。

  如东大捷、海安大捷、兴华大捷......俞大猷、瓦氏夫人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,一共取得了十一场大捷,斩杀十几股倭寇合计一万一千人。

  没错,是斩杀,没抓一个俘虏!

  因为狼兵就没有抓俘虏的习惯。

  为了这事儿,俞大猷半夜跑去跟瓦氏夫人交涉。

  瓦氏夫人是个随性、豪放的女人。正赶上月圆之夜,寂寞难耐。见俞大猷来了,女狼王直接把这位五旬老将按倒在了营帐之中。

  俞大猷吃人家的最短,睡人家的哪儿都软。在那之后,他也只能对狼兵杀降的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
  朱栽圳在军报上发现了端倪,可他没必要为杀降的事儿去责备功勋老将和巾帼女英雄。

  再说了,人投降才算降兵。那些双手沾满东南百姓鲜血的倭寇又算不上人,只是畜生而已。

  八百多倭寇突围无望,却并未放下武器。

  因为他们早就听说,狠辣的俞龙和女狼王从不留俘虏!

  他们攥紧了倭刀,准备顽抗到底,杀一个够本,杀两个赚一个!

  然而,有枪谁跟你们玩刀?

  俞大猷高喊一声:“戚家军、狼兵闪开!”

  “呼啦啦”,将士们闪开,他们的身后,炮兵们推出几十门弗朗机炮,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倭寇。

  所有弗朗机炮装填的都是一打一大片的散子儿,就好像是几十支大号霰弹枪。

  三十几步的距离,散子为王!几十门弗朗机炮发出怒吼“轰!轰!轰!”

  仅一轮炮击,倭寇就有五百人上了西天!

  紧接着是火铳手的一轮排铳。“砰砰砰!”

  排铳过后,南直隶境内的最后一股成规模的倭寇被肃清。

  狼兵弟兄像往常一样,开始割人头。

  主管战功记录的指挥佥事记录完斩首数,这些人头就没用了。

  瓦氏夫人凝望着远处的大海,突发奇想:“俞帅,不如用这八百颗人头,在海边堆一座人头塔。

  在我们广西,如果狼群到寨子里袭击寨民。我们就捕上四只,砍去脑袋挂在寨子的四角。再把狼血泼在寨子周围。

  这样做,三年内不会再有狼群敢进寨子伤人!”

  俞大猷听后大为赞同:“倭寇跟畜生一样,都是欺软怕硬的习性。我看此法甚好。”

  八百颗倭寇人头,在射阳海边堆成了一座人头塔。俞大猷还命人在人头塔边立了一块碑,碑上写着“血债血偿”四个字。

  这座人头塔将震慑那些妄图寻机再次入寇南直隶的倭畜。

  做完这一切,俞大猷对瓦氏夫人说:“咱们联名上军报文书吧,禀告景川王,南直隶全境倭寇肃清。”

  五天之后,广东,惠州府境内。兵部右侍郎唐顺之带领三千戚家军包围了一千倭寇。

  这名倭寇的头目名叫犬养归三。这人正是海宁县制造了几十起屠村惨案的祸首。

  当初他在某个村子的废墟上,用大明百姓的鲜血写下了“萨摩藩武士犬养归三大胜纪”。朱栽圳曾发誓要将其活剐。

  戚家军一分为三,分赴三省痛击倭寇前,朱栽圳专门交待,在各省寻找犬养归三的踪迹,尽量活捉押回杭州。

  好巧不巧,犬养归三手下的这一千倭寇,竟是广东境内最后一股倭寇。

  为了活捉他,唐顺之不惜命令三千戚家军强行军一天一夜,终于将其包围。

  唐顺之高声下令:“火铳手!退!步卒团,组成鸳鸯阵,进!”

  唐顺之让火铳手后退,不光是怕铳子无眼,把犬养归三打死。

  他一直对自己的鸳鸯阵法有着充足的信心。在他看来,这种小股的倭寇根本不值得浪费铳子。用鸳鸯阵碾压足矣。

 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。一百二十个小鸳鸯阵组成十二个大鸳鸯阵,从四个方向如四个碾盘一般强压了上去。

  不多时,一千倭寇死伤大半。鸳鸯阵如泰山压顶一般,仍旧在稳步前进。

  犬养归三绝望下大喊:“武器滴,统统滴放下!跪下滴!投降滴干活!”

  “哗啦啦”,剩余的三四百倭寇跪倒了一大片。

  唐顺之走上前去,问:“谁是犬养归三?”

  犬养归三倒是颇有“行不更名、坐不改姓”的气魄。他高声回答:“我滴,犬养归三滴干活!”

  唐顺之笑道:“我们景川王殿下久仰你的大名,请你去杭州做客!”

  犬养归三以前在萨摩藩大名手下做过家将,是个自认为很出名的武士。

  他还以为景川王听说过他的大名,想让他为其效力呢。

  他的脸上浮现出笑容:“景川王殿下,久仰我滴?要洗!我跟你们去杭州。”

  唐顺之冷笑道:“呵,好!你这畜生还蛮识时务。来啊,先挑断他的手筋,脚筋,以防他跑掉!”

  犬养归三被抓,标志着广东倭患的彻底平定。

  六七天后,福建,横屿。

  戚家军弟兄们刚刚扫清了福建倭寇的最后一个据点——横屿。

  横屿因其地势和潮汐,导致戚家军无法使用火器,也无法摆鸳鸯阵。只能人手一柄腰刀,与倭寇真刀真枪的对战。

  这场战斗跟正史中所载的横屿之战惨烈程度差不多。

  戚继光、戚夫人率领将士,手持腰刀,在泥泞的滩涂之中跋涉,登上横屿。用决心和勇气战胜了倭寇。

  夕阳西下,晚霞与海面相互映衬。

  疲累的戚家军将士们相互搀扶着,朝着营地的方向走去。

  他们每个人的腰间都挂着一两颗倭寇的人头。这些人头对他们来说,是养家糊口的赏银,是娃娃上私塾的学资,是过节时老人的桌前摆着的糕点,是家里老牛的草料钱

  戚继光低声吟唱了一句:“万众一心兮,群山可撼......”

  先是周围的十几个士兵跟着他们的统帅低声吟唱:“惟忠与义兮,气冲斗牛......”

  接着是几十万、上百人、上千人的齐声吟唱:“主将亲我兮,胜如父母.......上报天子兮,下救黔首,杀尽倭奴兮,觅个封侯!”

  杀尽倭奴兮,觅个封侯!雄壮的《凯歌》,飘扬在在东南的天空中。

  (兄弟萌,看到最新一章,还算满意的,动动你发财的小手手,给个五星书评,谢谢啦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93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9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