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5章 颗粒黑火药与火箭_我的父亲是嘉靖
笔趣阁 > 我的父亲是嘉靖 > 第325章 颗粒黑火药与火箭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25章 颗粒黑火药与火箭

  嘉靖四十四年七月二十五,朱载圳于皇极殿前设拜将台,拜戚继光为征虏大将军。

  七月二十六,戚继光率一万骑兵,一万步兵出京,经蓟州开始北征。

  与此同时,李成梁也率一万骑兵,一万步兵从河套出兵,目标直指漠北。

  相比于太祖、成祖的十几次北伐,远德北伐的总兵力并不多。

  一来是因为朱载圳通过大量装备火器,让明军战斗力升了几个档次。

  二来是因为鞑靼力量的衰弱。

  四万打三万,优势在我。

  朱载圳信心满满,此次虽不是他御驾亲征,但有戚继光、俞大猷、李成梁三位名将在,大破漠北、封狼居胥绝不是难事。

  他要做的,就是静待佳音。

  这日,朱载圳来到了大明科学院的军事工程研究所视察。

  梅尔兹和赵士祯给朱载圳行了礼,随后汇报军工所最近的工作。

  赵士祯道:「皇上,臣等最近想研发威力更大,烟雾更少的火药。奈何一直失败。」

  火药是一切火器的基础。

  此时全世界使用的都是黑火药。烟雾大,威力小。

  跟后世的无烟火药相比,简直就是金莲家的金针菇遇见了西门家的大茄子。

  然而,无烟火药的研发是需要一整套化工体系的。真正意义上能够投入使用、大规模制造的无烟火药是一八八四年才被法国人发明出来的。

  朱载圳心道:既然无烟火药整不了,那就从改进黑火药着手。

  他仔细思索着自己救狗落水前看过的那些史书。

  猛然间,他忽然想到了一本书——《第一次牙鸟片战争清军、英军火器详解》。

  彼时,清军其实也大量装备了火炮,单论数量不少于英军。之所以被英军碾压,就是因为火药!

  英军使用的火药,是颗粒黑火药。清军使用的火药则是粉末黑火药。

  在虎门炮台,英军缴获了几万斤清军的粉末黑火药,他们直接倾倒进了海里。因为英国人认为粉末黑火药是垃圾。

  制造颗粒黑火药的关键,在于白糖。

  朱载圳点拨赵士祯:「这样,你们把火药跟糖混合,然后加水,搅拌均匀。记住,两斤火药加一斤糖、半升水。

  糖别放多了,放多就起沫子了!

  搅拌均匀后倒入饼状容器中,放在烈日下暴晒。

  待晒干凝固成饼状,用鱼眼筛把药饼挤压成颗粒。」

  赵士祯大惑不解:「也就是在火药里加糖水?皇上,这法子听上去......匪夷所思啊。火药最怕受潮。直接加水不是废了?」

  朱载圳解释:「受潮的火药,拿到烈日下晾晒后,不一样可以正常使用?加水没问题的。你尽管按照我的法子试验就是了。」

  赵士祯是十六世纪的人,自然不会知道,白糖是有机物,能够极大的增加火药爆炸威力。

  粉末火药相对于颗粒火药,有着天生的缺点。

  如果炮膛、枪膛内的火药填得太紧,火药就会因为缺乏氧气而无法充分爆燃。

  填得太松,又会让火器的威力大打折扣。颗粒火药的出现,正好能够折中。

  且颗粒火药运输起来也更为便捷。粉末火药在运输过程中受颠簸,混合的原料粉末会逐渐分离,导致威力下降。

  颗粒火药则不然。随便怎么颠簸都会没问题。

  朱载圳记得,书本上说两磅颗粒火药的威力,等同于三磅粉末火药。威力增大了三分之一。虎门炮战时,清军就输在这三分之一上了。

  赵士祯虽对朱载

  圳的方法不以为然。奈何朱载圳是天子。他只能着手安排手下试验。

  赵士祯又问:「皇上,新军扩编了十万人。我们兵部造办处那边,似乎应该立即大规模制造火器,以满足新兵之需啊。」

  朱载圳却道:「不急!予接到了可靠情报。瓦剌人装备了一批更加先进的火器。待咱们搞到手再说。」

  梅尔兹已经学会了汉语。他道:「陛下,我改进了我老师的设计,研制了一门管风琴枪。请您御览。」

  朱载圳惊讶:「管风琴枪?走,去看看。」

  梅尔兹领着朱载圳来到了武器制造间。

  制造间里放着一门管风琴枪。达芬奇设计的管风琴枪是十管。梅尔兹增加了二十根枪管,三层叠在了一起。

  这哪里是枪啊,分明是炮!

  朱载圳道:「推到靶场去,放一轮予看看。」

  众人来到靶场。梅尔兹装填好弹药,点燃引线。

  「呲呲,嘭嘭嘭嘭嘭!」

  三十枚弹丸飞向三十丈外的大木靶。大木靶顷刻间被打得支离破碎。

  朱载圳赞叹了一声:「好!」

  当初花一万八千匹丝绸,让卡洛斯把梅尔兹挖到大明来,这笔生意真是值了!

  同时朱载圳举一反三。管风琴枪让他联想到了喀秋莎火箭炮。

  火箭?

  大明的火箭名曰「一窝蜂」。其原理是利用火药的推力,将箭矢发射出去。凭借金属箭头杀伤敌人。

  别看一窝蜂被后世网友吹上了天。其实这种武器缺点很大——由火药推出的箭矢射程太短。仅靠金属箭头杀伤威力太小。故而明军从未大规模装备过。

  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「火箭」,其实是英军的康格里夫火箭。

  康格利夫火箭是靠着内置火药爆炸杀伤敌人。这种武器曾在八里桥让僧格林沁吃过大亏。

  英军的康格利夫火箭是单发,若仿照管风琴枪,排成三排,几十枚齐发,岂不是大明版的喀秋莎?

  朱载圳凭借记忆,画出了康格利夫火箭的草图,将自己的想法讲给了赵士祯和梅尔兹。

  赵士祯是火器天才。朱载圳只要对他略加点拨,他就能开悟。

  赵士祯听后一拍脑瓜:「皇上所说的火箭绝对可行!原理不过是大号的二踢脚!」

  朱载圳道:「你若能成功制造出有杀伤力的群发火箭,予授你一枚二级铁日月勋章!」

  赵士祯拍了胸脯:「皇上放心。两个月内,臣一定拿出成品来。」

  朱载圳提醒他:「先不急着造火箭。先把威力更大的颗粒火药造出来。再用颗粒火药当作火箭发射药。

  火药是一切火器的基础。一定要把基础先打好。」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93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9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