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6章 名帅的起点(一)_我的父亲是嘉靖
笔趣阁 > 我的父亲是嘉靖 > 第326章 名帅的起点(一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26章 名帅的起点(一)

  朱载圳在京中忙着改良火药、发明火器、催促各地加紧新政实施。

  与此同时,戚继光已出得蓟州镇,进入了草原腹地!

  对于戚继光来说,自他获得重用统兵开始,就一直在朱载圳的指挥下参加战争。

  虽说别人都称呼他为「戚帅」,但他心中明白,自己撑死就是个「将」。

  这一回,皇上终于开恩,让他作为主帅北征草原。他下定决心,一定要在茫茫数千里的草原上证明自己。

  离开蓟州已有半月,此番出征,每名骑兵一人七马。

  走马从两匹变成了三匹,奶马从一匹变成了两匹。

  这让明军骑兵能够保持强劲的行军速度。基本每天都保持在八十里。

  若遇敌情急行军,这个速度立刻就能变成一百四十里。接近成吉思汗时期蒙古骑兵的高速机动水平。

  再往西北走一千里,就是戚继光的目标龙城了!

  这一路上,戚继光的骑兵遇到了不少蒙古牧民聚集地。

  戚继光严格执行朱载圳定下的政策,收缴牧民的弓箭、马刀后以礼相待。

  这日上晌,戚继光骑着马正在跟随大部队行军。俞大猷与他并肩而行。

  戚继光凝视着蓝天上一只盘旋的苍鹰,对俞大猷说:「志辅,我有预感,俺答汗不会待在龙城等我们打。

  他一定会逃。」

  俞大猷道:「我亦是这么想的。俺答汗现在就像是洪武年间的元主脱古思帖木儿。被明军打怕了。蓝玉大军一北上,脱古斯帖木儿就一路北逃。

  俺答汗也一样。」

  戚继光道:「愿中山王、开平王、蓝公在天之灵保佑我等,一举荡平俺答汗!」

  就在此时,一名旗牌官禀报:「戚帅,第八团在东北方四里处俘虏了五百名鞑靼牧民。」

  戚继光道:「老俞,咱们去看看。」随后他一夹马腹,朝着东北方奔驰而去。

  不多时,他到了一个牧民定居点。

  只见五百名鞑靼牧民被集中在了一起。每个牧民脸上都显露出惊恐的神色。

  俺答汗为防子民们投明,编造了不少谣言。

  譬如说明军生吃小孩心肝;明军见到鞑靼女人不管是八岁还是八十岁一律往上扑;明军以火烧鞑靼人为乐之类的。

  为首的一个鞑靼汉子喊道:「将军,要杀我们这些男人,我们没二话。请你们放过妇女和孩子!」

  戚继光道:「鞑靼兄弟,我们什么时候说要杀人了?」

  鞑靼汉子惊讶:「你们不杀我们?」

  戚继光接下来的话让鞑靼汉子差点得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:「蒙明本就是一家。哪有杀自家人的道理?」

  这时,第八团的团千户低声禀报戚继光:「戚帅,属下已经让人搜查过了。看来他们的确都是牧民,不是鞑军探子。」

  戚继光点点头:「鞑靼兄弟,我们只是途经贵宝地。有惊扰之处,还请你们海涵!

  我们大明有句话,叫礼多人不怪。

  我没什么好送你们的,就送你们五十斤盐吧!」

  盐在草原是跟棉布一样的硬通货。此番北征,朱载圳让每个骑兵都在驼马上携带了两斤盐。

  一来粮草供给如果断了,光喝马奶还不够,还要补充盐分。

  二来可以送给沿途的牧民,收买人心,啊呸,不对,那叫民族大团结。

  戚继光转头吩咐团千户:「你们八团凑五十斤盐,送给这些牧民兄弟。」鞑靼汉子感动的不要不要的。

  明军根本不是传说中的那样。不仅不杀人,还很友善!甚

  至送他们宝贵的盐巴!

  他拱手道:「远方而来的尊贵客人。请接受我们的敬意。」

  说完他让一个美丽的鞑靼少女端来了三杯马奶酒。

  朱载圳一心搞民族大团结。出征前甚至让尚武院的兀良哈教官教过出征将士蒙古礼仪。

  这场仗,不仅是军事仗,更是政治仗。

  戚继光端起一碗马奶酒,用手指蘸了些,弹向天地。

  蒙人凡饮酒,必先酹之,以祭天地。

  随后戚继光作势要饮。团千户却道:「戚帅,谨慎。」

  鞑靼汉子似乎看出戚继光有顾虑,说:「我们草原有主客各饮半杯的习俗。」

  说完他将三杯酒各饮了半杯。

  戚继光笑道:「是我手下的人想多了。我不客气了。」

  说完他也喝了三个半杯。

  戚继光道:「老兄,你们的鞑靼汗庭拿你们这些普通牧民怎么样?」

  鞑靼汉子苦笑一声:「自从跟瓦剌开战,我们牧民的日子就没法过了。

  汗庭命令,每个蒙古包都要上缴五匹马,两百斤牛肉干,一百斤奶油,五斤盐巴。」

  戚继光笑道:「兄弟,你们的那位俺答汗也太不仗义了!你们还是归顺大明吧!

  我们大明远德大皇帝有旨意,凡归顺大明的蒙人兄弟,每人给一匹棉布!

  以后像棉布、盐巴啊,还会源源不断的运过来,平价卖给你们。」

  游牧民族其实并没有什么国家认同感。

  就说这个鞑靼汉子吧,说是鞑靼人,其实是卫拉特血统。

  在十六世纪,瓦剌人通常自称卫拉特人而非蒙古(本部)人。

  也就是说,这汉子从根上说其实是瓦剌人。

  但鞑靼人掌控了他生活的地方,他就是鞑靼牧民。

  瓦剌打回来,他就是瓦剌牧民。

  同理,明军控制了他生活的地方,不仅不压榨他,还给他好处。那他就是大明的人!

  生是大明人,死是大明魂!

  鞑靼汉子右手放在肩膀上,朝着戚继光深深鞠了一躬:「尊贵的将军。我们愿意归顺大明。只要你们能够永远保护我们的家园。」

  戚继光大喜过望:「好!归顺大明,好处多多的有!

  今后你和你的家人,再也不用为棉布、盐巴、瓷器这些生活必需品发愁。因为你们是大明的子民!

  强大的大明,不会让任何一个子民缺衣少食!」

  其实,即便在大明内部,也做不到让所有老百姓不缺衣、不少食。

  横竖是政治攻势,戚继光当然要捡好听的说。

  鞑靼汉子突然压低声音,提醒戚继光:「你们取水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水源附近有没有牛羊尸体。

  俺答汗下了命令,草原的许多水源都让巫师作了法,投放了得瘟疫的牛羊尸体。」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93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93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